|
继蒙牛对外公布管理层及投资者共抛售3.16亿股票后,业界开始质疑乳品行业开始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局中。乳品行业面对的不仅仅是竞争激烈引发的价格战,更严重的是竞争使整个行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,小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,而大企业也同样承受着残酷竞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。据2004年上半年年报显示,蒙牛旗下三大产品(包括液态奶、冰淇淋及乳制品)的营业额分别上升97%、84%及升5.66倍,但整体价格下跌1.6%,导致毛利率下降1.3个百分点;而伊利公布的半年报中,液态奶的毛利率比上期报告下降了3.34个百分点;三元自前年9月正式上市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;而光明“回炉奶”事件,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降低生产成本,应对激烈的竞争。在国内几大乳业巨头血拼的同时,一些外资乳品如荷兰的菲仕兰、帕玛拉特、美国卡夫、英国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市场。撤资的主要原因就是,对于外资企业来讲,目前中国乳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使得利润下降非常明显,没有再经营下去的必要了。业内人士认为,乳品行业增长速度过快所带来的问题暴露无遗,尽管整个行业的销售量在呈增长趋势,但是总的价值并没有增长,毛利率下降,费用上升,价格战激烈,企业实力将成为直接决定在残酷的较量中生存的标准。中国乳业发展将面临新的十字路口。
|